武夷山报     今年初开始启动的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企事业改革,在“因企施策,多元探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引导下,通过重组、改制、托管、兼并、租赁、关闭、破产、清算等多种改革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全委改革已涉及企事业单位14个,理顺事业编制人员60人,对企事业混岗的381人已全部理顺分流,整个改革呈现健康平稳的态势。 景区管委会成立了企事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陈先珍主任任组长,下设清产核资、人劳关系清理与安置、企业改制3个工作小组,围绕干部、职工关心的劳动人事关系,社保、医保等热点问题展开。改革中针对景区有许多事业单位名存实亡,不少事业单位有人事挂靠关系和编制,没业务、没职能、没经营、没收入来源,纯属空壳现象,没有任何发展后劲,而许多单位企事业人员混岗现象又十分普遍。通过几次调动,有的人已不明确自己的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为此,他们以理顺劳动人事关系为突破口,对景区20多个所属单位的事业人员关系进行重新理顺,查找历史档案,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将已理顺事业编制的60名事业人员,全部转入委综合服务中心,并由使用单位按照他们的档案工资缴纳医保和社保,解除了这些人员的后顾之忧。对在事业单位混岗和在岗不在编的人员381人,则分流到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中去,彻底改变事企不分,人员身份不明现象。
身份明确的事业人员转入委综合服务中心,而不属事业编制又在管委会机关工作的企业人员则分流到企业中去,原有的一些名存实亡的事业单位经过清产核资后便予以撤销,一些尚有经营能力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则改制为企业。拥有11人的景区设计室,由于无资质等级,业务量越来越小,已步履维艰,则予以关闭撤销,原有人员按身份分别转入综合服务中心及其他企业。原属事业单位的百花岩宾馆,有24名工作人员,主要靠内部接待维持生计,此次将其改制为企业,公开招聘经营者。地处景区核心位置的彭祖山房多年来一直经营不善,这次经过清产核资,并对人员劳动人事关系分别转至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目前已改建为彭祖庄园。
在企事业单位改革中,景区管委会始终把社会稳定放在首要位置,每周定期召开企事业改革专题会议,妥善解决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还耐心细致地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千方百计提供新岗位,为分流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决不把矛盾和压力推向社会。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黄青茗对记者说,景区事业单位改革和职工分流安置只是先行一步,为日后的事业改革打下基础,待全市事业改革政策出台后一并衔接。
(熊慎端 巫洪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