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武夷之旅(武夷文化)
聚焦武夷高教园区
2003/9/26 武夷山机场  浏览选项:    本文已被浏览 16887 次

闽北日报 2003年09月26日

  闽北日报(记者/罗勇安) 去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武夷山筹建武夷高教园区,并决定南平师专作为首批入园高校。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师专武夷山校区落成,以南平师专为基础组建武夷学院的组建工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即将迎接教育部评审。

  闽北为什么要建自己的本科院校?为什么要办高教园区?办高教园区有什么样的效应?园区能否形成办学规模?……带着诸多读者关注的话题,近日,本报记者走入了武夷高教园区——

  闽北,要有自己的本科院校

  巍巍学府,人共仰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闽北就有了自己的高等学府——书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组建一所闽北自己的本科院校的号角已经吹响,把大学建在家门口成了闽北人瞄准的又一个新坐标。

  闽北本科教育处于空白

  公元1183年,理学大师朱熹来到武夷九曲溪畔隐屏峰下创建武夷精舍这座被后人称之为“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广收门徒,聚众讲学,一时各地学子纷至沓来,蔚为大观。朱熹在武夷山下著书立说几十年,筑起了中国思想史上又一丰碑。“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便是对这段光辉历史的赞叹。
  历史的书页翻至今天,曾有“独先天下兴州学”、“理学之邦”、“东南邹鲁”美誉的闽北的高等教育却渐渐落伍,人才缺乏成为制约闽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统计,闽北每万人中大学以上学历者仅24.4人,比全省的53.07人少了近30人。每年考上外地本科院校的闽北学子成百上千人,但回家乡工作的不足30%;

  1958年,省属高校福建林学院建于南平西芹,但随着2000年福建林学院并入福建农林大学并迁往福州,在闽北这块占全省面积四分之一的土地上,本科教育处于空白;

  我省现有普通高校33所,其中本科院校14所,多数集中在福州、厦门等沿海地区,但近年来各地市抓住机遇,三明、龙岩、莆田等地市组建地方本科院校工作已走在我市前列。

  科教兴市,教育先行。高等院校具有科技、人才、信息等诸多优势,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一个地方闪亮的“城市名片”。基于此认识,1999年,市委、市政府将创办一所地方性本科大学列入议事日程。

  该有一所自己的地方大学

  创办地方本科院校,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惟一市属高校南平师专。师专为何不能在南平校本部发展?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南平师专创办于1958年,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是本科院校。建校45年来,为闽北培养中学师资和应用型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二万余人,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具有较扎实的办学基础。1996年曾作为全国160所师专的4所代表校之一参加了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1998年再次作为全国师专2所代表校之一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

  1999年,市政府提出了以南平师专为依托,通过优化组合闽北教育资源,筹建一所地方性本科高校——武夷学院的项目报告。2000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联席办公会议,原则同意五年之内创办一所多科性本科学院的规划目标,并将此规划列入全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计划。2001年初,市第二次党代会和第二届人大会相继提出要积极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力争在闽北建成一所本科高校。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但承载众人期盼的师专却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专科教育已渐渐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水平迫在眉睫。师专要发展,面临师资人才紧缺、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不足等困难,但首先面临的是教学用地紧张问题。学校建在山上,校园占地252亩,但实际可用面积才一百多亩,特殊的地形给教学工作带来诸多限制。

  据师专党委书记何三保介绍,师专也曾设想收购校园两侧闲置多年的厂房用地,但一块70亩闲置厂房要价1500万元,且要师专安置大量下岗工人,虽然政府出面协商,但师专无力承担如此天价,即便是花血本收购,校园面积仍不足400亩,仍不能满足今后办学需求。市里曾有过把南平几所中专整合到师专的意向,但这些中专校园面积小,且较分散,不利于办学。市政府及省教育厅曾多次协调农林大学能否把南平校区(原福建林学院)置换给师专使用,但农林大学仍有学生在南平校区就读,不愿置换土地……种种努力,次次突围都无果而终。面对教育管理部门发出的教学用地不达标的口头警告,摆在师专面前的只有“华山一条路”——搬迁。

  此时,省教育厅传来好消息。我省高校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省委、省政府制订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兴办本科院校。省教育厅认为,闽北布点本科院校,武夷山条件最佳。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苦于困在山头办学、想发展却施展不开拳脚的师专把殷切的目光投向了武夷山。迫切希望拥有高等学府的武夷山向师专抛出了无偿赠送千亩土地建校园这一诱人的“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

  2001年底,市委原则同意将南平师专的高教资源同引进的省内外优质高教资源进行组合,组建武夷学院,校址选在武夷山市。由时任市长徐谦任武夷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夷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一所以旅游产业链所需要的专业群为特色,以人文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为主的多科性本科大学,它立足闽北,服务全省,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高教园区花落武夷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到好风景。
  市委、市政府认为,闽北高教资源较缺乏,如果我们创造一个平台,吸引各地高校来闽北办学或科研开发,就能迅速提升闽北整体科教水平,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时,园区能形成人才洼地效应,为闽北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营造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业的良好环境。此时,省教育厅也相中武夷山双世遗品牌,认为在武夷山搞高教园区肯定能吸引众多“名凤”来此“筑巢”。

  2002年8月,市政府办公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在武夷山按照“统筹规划、分期建设、多元投资、开放办学、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筹建武夷高教园区。

  武夷山市大方地拿出一块黄金地块建设高教园区。这块地位于城区南端,武夷大道西侧,市区、景区、度假区之间,园区内有山有水,有田有林,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园区总体规划用地10000亩,其中武夷学院规划用地3000亩。

  2002年9月9日至10日,分管教育的副市长、高教园区领导小组组长吴邦才一行到珠海大学园区“取经”。9月19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认真借鉴珠海大学园区的办学经验,为入园高校提供优质服务,高效有序地推进园区建设。

  2002年12月6日,市政府批转了武夷山市政府关于国内高校到武夷高教园区办学的13条优惠政策,包括“教学用地由武夷山市政府行政划拨长期提供使用”、“园区红线外的市政配套设施由地方政府负责”、“由南平市政府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资助高等院校及其师生进行高新技术成果、项目转让和从事高新技术项目研究开发的贴息贷款”等。

  高教园区距武夷山机场、火车站不到十分钟车程,即将修建的高速公路将使这里的交通更加便捷。

  千古名山武夷山又一次敞开了山门,武夷高教园区的亮丽“妆容”正吸引着众多高校的目光……

  园区建设创造“武夷速度”

  色调明快的教学楼群“骄傲”地站立在树林前,连片的草坪恣意挥洒着优美的弧线,不远处的湖泊波光粼粼,绿草滋长……仅用10个月时间,武夷高教园区首所入驻高校南平师专武夷山校区占地700多亩的一期工程竣工,迎来全国各地2500名学子,创造了又一项“武夷速度”。

  与此同时,我市组建本科院校的步伐大大加快,武夷学院组建工作已通过省专家组考评,即将接受教育部评审。

  今年5月11日,省教育厅厅长朱之文在武夷高教园区武夷学院建设工地考察调研时说,“武夷学院的轮廓与形象初现,看后让人深受感动与鼓舞。”

  是什么,让高教园区建设如此令人刮目相看?

  家门口要办大学

  8月31日,代市长陈桦对省高等院校设置专家组表示,我们全市全力支持南平师专组建武夷学院,这是我们自己的事,分内事,因为南平的发展需要一所地方高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为了支持武夷学院建设,武夷山市无偿划拨1257亩土地,并预留2000亩发展用地,拆迁涉及安置155户居民,迁移4座工厂,迁坟105座。武夷山人听说家门口要办大学,拆迁工作仅用40天时间,无一人上访。

  武夷山市是个县级市,财政收入一年仅1亿元左右,但武夷山市领导说,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建好大学。当时武夷山机场经改制后盘活了5000多万元资产,正准备用来还债和创办项目,但却把其中的2000万元无偿用于高教园区建设启动资金。

  南平市委、市政府为师专武夷山校区的建设安排了项目前期经费,用于开展规划论证工作,并与武夷山市政府一道共同承担了征地拆迁、市政配套设施和图书馆、运动场等共享设施建设投资,目前已完成投资1.3亿元。正是有了政府的鼎力支持,园区建设一天一个样,天天貌不同。

  高薪别墅请教授

  办好武夷学院,师资队伍是关键。教育部规定申报本科院校一个基本条件是,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不低于30%,不少于100人,其中教授不少于20人。而师专原有专任教师中只有5名正教授,35名副教授,师资力量不足成为师专发展的“软肋”。

  市政府和师专都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仅近一年时间,就从16个省市60多所高校引进正高职称教师27人,副高职称教师53人,其中包括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广西师大、青岛大学等校的教授与副教授。现在,该校专任教师中教授32人,副教授88人,高职比例达36.9%,师资队伍已基本符合本科院校评估要求。

  是什么吸引80位高职称人才落户师专?师专抛出的“红绣球”是:引进的教授每月额外享受3000元校内生活津贴(副教授为1000元),教授年薪不低于6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者每月还可享受市政府给予500元或300元生活补贴;根据科研课题提供必要经费;解决教授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问题;教授免费享受、副教授优惠购买武夷校区别墅一幢,等等。同时,市政府对师专引进高职称教师给予重新建档,大大加快了引进工作。

  此外,市政府先后与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省社科院签订并实施了共同创建武夷学院的协议,并委托南平师专与上述大学具体实施。师专校长廖福霖说,通过合作嫁接,有力地促进了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了学科专业水平,也进一步扩大了师专与其他本科高校的交流、交往的机会和领域,逐步积累本科办学的经验,为组建工作增添生机和活力。

  5座公寓不花政府学校一分钱

  建大学,钱从何来?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以往学校盖好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还要盖学生公寓、食堂,既花上一大笔钱,还要派人去管理。现在,师专武夷山校区把后勤一股脑儿地推向社会,集中精力搞好教学,轻装上阵。

  民营企业武夷山天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中教育产业的勃勃生机,投资1800万元承建了5幢学生公寓及食堂、超市,公司负责管理宿舍区的绿化、保修、物业管理。作为回报,公司向每个学生每年收取经物委核准的600元住宿费,取得食堂、超市的经营权,21年期满后,这些后勤设施产权回归学校。

  精彩大戏正在上演

  武夷山景区有一聚春园,园内百花争艳,花香四溢,吸引众多游人。如今在市区和景区处新崛起一座园区,正吸引各方“名凤”衔花带枝来此“筑巢”,它就是武夷高教园区。

  园区建设启动一年来,已有多所重点大学、艺术院校前来考察,洽谈入园办学和科研开发事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理学院、旅游学院已在师专武夷山校区建立教学科研基地,落户高教园区的“浙江大学——南平科技园”、中国社科院“宋明理学研究所”等正在积极筹建中。

  园区效应不仅仅体现于此,精彩大戏的帷幕已经拉开……

  办园区启动“大学经济”

  武夷高教园区从启动建设之日起,就开始为当地带来源源不断的进账,它就像一个聚宝盆,聚起了人气,也带来了财源。

  武夷学院投资总额为4.5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9亿元,2004-2008年还需要再投入2.6亿元。数亿元的大笔资金投入给当地的建筑、运输、装修等相关行业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

  师专武夷山校区现有学生2500人,明年9月将达5000人,并计划发展到8000人规模。2500名学生一年在校9个月生活费用若按4000元计算,就可为当地带来1000万元进账。因此,建在师专学生宿舍区中间的校园超市经营权招标时,就吸引了二十多家单位竞标,投资者盯住的是学生的口袋和绝佳的经营位置。

  此外,与园区相配套的市政建设、服务设施、商业网点和交通网络的建设,也将使这里形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给周边地域经济带来拉动作用。

  目光再放长远,园区的建成必将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提高城市品位,为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再添一块重筹码。

  园区周边地价节节攀升

  从武夷大道通往师专校门的学院路左侧有一块空地,虽长满杂草,却已成了“皇帝女儿”。这块22.5亩的土地被规划为商住综合用地,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即将推向市场,已有福州、南平、温州等多家房产商准备竞标。据武夷山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彭盛友介绍,几年前,这块地每亩约值8万元,现在竞拍价可能会达到每亩30多万元,与度假区平均地价相当。今年8月,武夷山市已委托省工程学院设计研究所进行高教园区商业服务中心规划,该中心规划用地300亩左右。彭盛友说,这些用地若全部竞拍,估计扣去土地成本的盈余部分可以基本弥补政府无偿划拨给师专的千亩土地支出(含土地补偿、拆迁、六通一平,共计4000余万元),也就是说,因建高教园区,周边地价预计飙升4000多万元。

  园区构筑人才载体

  组建中的武夷学院定位是一所以旅游产业链所需的专业群为特色,以人文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为主的多科性本科大学。全国独立设置的旅游院校为数极少,而且规模不大,确立这一办学定位,不但切合我市发展规划,也使武夷学院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首先为旅游系引进4位教授,并准备再引进一批副教授。大批旅游高级人才的加盟,大大提升了旅游系的实力。在旅游专业建设方面,在现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导游、旅游资源规划、旅游教育等专业,拓宽了专业覆盖面。

  旅游系主任周作明教授,原广西师大旅游学院副院长,一到任就着手组建闽北首家旅游科学研究院,向省里申报旅游规划资质等级,并设立了宾馆、旅行社、旅游生态、旅游工艺品、会展旅游等几个研究室。这些都直接为武夷山的旅游业发展服务。

  此外,中国社科院依托武夷学院拟在武夷山建立宋明理学研究所,这对挖掘武夷山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武夷山的旅游层次和武夷学院的科研水平将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大学办在家门口,不仅对当地旅游工作是个极大的促进,也对各行业提供智力支持。武夷山市市长胡书仁说,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去经营城市很困难,以前大规模培训学习不现实,现在大学离城只有十分钟路程,我们可以有计划组织干部利用晚上、利用双休日时间到高校学英语,学管理,学习各种知识。

  山花渐欲迷人眼。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师专武夷山校区一期工程就骄傲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集天时地利人和的武夷高教园区必将集聚更多的目光,创造更多的惊喜和精彩,成为武夷山下又一聚春园。

 发布人:jzq  [ → 我要发表文章 ] 上篇文章: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概述
下篇文章:国庆期间铁路增开上海-武夷山临客

Back
Top
武夷山机场对于网页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或盗用,概不作出明示或默示的保证、说明或陈述;在法律许可的
范围内,对于因提供或使用本网页所载资料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损失、损坏或伤害,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武夷山机场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转载本站资料请注明出处。电子信箱:
http://www.wysairport.com 闽ICP备05010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