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武夷之旅(武夷文化)
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概述
2003/9/25 武夷山机场  浏览选项:    本文已被浏览 12387 次
    武夷山在那遥远的中生代晚期就开始出现,由于地壳运动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从那时起,随着新构造运动持续而强烈的提高和流水的侵蚀切割、峰岩上升、沟谷下陷,山色也因地热氧化而显出红褐色,山形则因挤压而东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这样把美仑美奂的碧水与丹山一步步制造出来,象一件艺术盆景展现给人类。登山可临水,戏水可观山,诱得历代文人墨客,儒雅释道,平民百姓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存。 
    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西北部。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大会一致通过武夷山以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22个双遗产地之一。自此跨入世界著名山水行列,成为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 

    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总面积99975ha,核心区面积63575ha,核心次区面积36400ha。其中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中部是联系东西部并涵养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 


                            自然遗产价值
         

    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属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 
    武夷山九曲溪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沛,水质清澈,全长62.8公里,在河流自然弯曲和深刻的断裂方向控制下,形成深切河曲,在峰峦岩壑间萦回环绕,9.5公里的河曲,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曲率达1.9。九曲溪两岸是典型的单斜丹霞地貌,分布着36奇峰、99岩,顶斜、身陡、麓缓,昂首向东,如万马奔腾,气势雄伟,千姿百态。优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又为群峰披上一层绿装,山麓峰巅、岩隙壑涧都生长翠绿的植被,造就了“石头上长树”的奇景,构成了罕见的自然山水景观。 

    九曲溪风光是山与水完美结合的典范。曲折萦回的九曲溪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沿岸比肩并列的奇峰和光滑的峭壁,映衬着清澈深邃的溪水,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的独特自然美景,溪光山色中溶铸了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和美学意境。游者乘一叶古朴的竹筏顺溪而下,可赏奇拔秀伟、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形象美;可观青山碧水、赤壁褐岩、绿树红花的色彩美;可品泉歌鸟鸣、浪击轻舟、篙点河床的听觉美;可看流水游鱼、浮云飞鸟、艄工游人的动态美;可睹云绕山涧、雾锁峰腰、雨罩群山的朦胧美。身临秀色美景,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堪称世界一绝。 

    武夷山是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代表。大自然给武夷山提供了独特和优越的环境,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授徒,前赴后继,继往开来。自然山水陶冶了人们的性情,启迪了人们的智慧,人类的活动又传播发展了武夷山,为自然山水增辉添彩。先民文士的驻足在九曲溪两岸和山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有高悬绝壁的船棺,鸿儒大雅的书院遗址、僧道的庙观,历代的摩崖石刻,古代官府保护武夷山水和动植物的禁捕禁樵令。这些遗存星罗棋布,如璀璨的宝石,镶嵌于武夷山的溪畔山涧、峰麓山巅、岩穴崖壁,将人的思想、情感、智慧与自然山水紧密相融,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以浑然天成的和谐美。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大量古老和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是代表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好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是当前世界最优秀的亚热带林区之一,有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是中国亚热带森林和中国南部雨林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例证。武夷山还发育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随海拔递增至2158米,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带、针叶阔叶过渡林带、温性针叶林带、中山苔藓矮曲林带、中山草甸等五个植被带,分布着南方铁杉、南方红豆杉、小叶黄杨、鹅掌楸、武夷玉山竹等珍稀植物群落,几乎囊括了中国中亚热带所有的植被类型,且结构稳定。风景区还保留着块、片状分布的中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和岩生性植被群落及丰富繁多的蕨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将武夷山列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成员。武夷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峰峦叠障,高差悬殊,绝对高差达1700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理演变过程中许多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物种资源极其丰富。 

    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种,古树名木具有古、大、珍、多的特点。武夷山是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武夷山已知的动物种类5110种,有46种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其中黑麂、金钱豹、黄腹角雉等11种列入世界一级保护。属中国特有的有49种。 

    武夷山还是世界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已被中外生物专家采集的野生动植物模式标本1000多种。另外,武夷山负氧离子资源极其丰富,其综合指数是全国最优秀地区之一。 

    以上表明,武夷山自然资源符合世界自然遗产四条标准的第3、4条标准。 


                             文化遗产价值
           
    武夷山的“古闽越”、“闽越族”文化遗存是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越”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其主要文化特征是武夷“船棺”、城村西汉闽王城遗址,它们同出于武夷山古老神秘的部落,告示着一种已逝去的文明。 

    在武夷山绝壁岩洞中18处架壑船棺、虹桥板是古闽族先民丧葬遗存,距今3300多年,棺中的棉布残片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棉纺实物。武夷架壑船棺是现今国内外发现年代最久远的悬棺,因而武夷山被考古学家认定是悬棺葬俗的发祥地,其实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和已消逝的古闽越文化极为珍贵的资料。占地48万平方米的汉城遗址是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闽越国王城遗址,是中国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汉代古城址,在创建选址、建筑手法和风格上独具一格,是中国古代南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现已发掘出土40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花纹空心砖、铁矛头、铁王齿耙、铁三股鱼叉、回形管道、宫内浴池等均是全国同类文物之最,遗址内一口至今保存完好水源优质的“江南第一井”,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 

    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基地。 

    朱熹(1130——1200)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集孔子之后的学术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国际上也称为后孔子主义,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成中国宋代至清代以来(13世纪至20世纪)700多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代表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民族精神,是东方思想史、教育史、哲学史和文学史上继孔子之后的重要发展阶段。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漂洋过海,远及东亚、东南亚及欧美诸国,成为东亚文明的体现,至今仍吸引着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朱子理学思想的研究。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朱熹从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岁去逝,在武夷山少年从学、著书立说、办学授徒,生活达50余年。朱子理学在这里孕育、形成、传播、发展。朱熹在武夷山创办紫阳书院、考亭书院等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许多门人弟子及其后人成为著名理学家,并一代传一代,形成有影响的学派,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此外,顾野王、李商隐、范仲淹、辛弃疾、陆游、熊禾……在武夷山的活动,留下了堪称中国书法艺术宝库的历代摩崖石刻450多处,古诗词1400多首,为武夷山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与历史记载和中国现状相对照,对研究朱子理学和儒学思想的兴衰演变以及中国哲学思想史,其价值是非常之珍贵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武夷山的宗教文化和茶文化 

    武夷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广泛。早在八世纪中叶,即在武夷山创建道教天宝殿。并被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升真元化第十六洞天”。同时,佛教也开始传入武夷山。十一世纪以后,武夷山道教和佛教保持了相当长的繁荣时期。武夷山的冲佑观发展为全国九大名观之一。桃源观建于五代·后晋,与冲佑观相互媲美。佛教胜地天心永乐禅寺集一方胜概,使武夷山跻身于佛教“华胄八小名山”。宗教活动的传入、发展、鼎盛或衰萎,在武夷山留下遍布全山的寺庙、宫观遗址就有60多处。 

    武夷岩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已有武夷茶的记载。宋代,武夷茶已成为皇室贡品。元代开始,朝廷在武夷山创办御茶园,督制贡茶。十七世纪,武夷岩茶开始远销欧美,受到上层社会的宠爱。1762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氏在《植物种类》中,就把“武夷种”(VAR BOHEA)作为中国茶叶的代表,一直沿用至今。一千多年的茶事活动,不仅在武夷山留下御茶园遗址、遇林亭窑址和随处可见的古茶园、古茶厂遗迹,并创立了独特的制茶、饮茶、茶艺表演,成为武夷山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发布人:酸枣  [ → 我要发表文章 ] 上篇文章:武夷山航空口岸举行设立十周年座谈会
下篇文章:聚焦武夷高教园区

Back
Top
武夷山机场对于网页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或盗用,概不作出明示或默示的保证、说明或陈述;在法律许可的
范围内,对于因提供或使用本网页所载资料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损失、损坏或伤害,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武夷山机场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转载本站资料请注明出处。电子信箱:
http://www.wysairport.com 闽ICP备05010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