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许多世界遗产区在开发时首先考虑到的并不是遗产的保护问题。先有张家界被联合国遗产组织黄牌警告、再有泰山索道在专家反对声中一建再建……
那么,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现状究竟如何?解决保护之道又在哪里?其实在“遗产保护”和“设施开发”发生矛盾时,合理规划和价值取舍并不影响当地收入。只要放弃狭隘的地方利益,从长久着眼,中国的“世界遗产”就可以永远远离“黄牌”。
98年,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因存在大量人工建筑,被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官员出示黄牌,并限令于当年国庆后拆除。
80年代以来,有人在泰山上建了三条直插岱顶的索道,这是泰山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
今年四川都江堰管理局先后召开在距都江堰1310米的地方修建杨柳湖水库大坝的坝址论证会。建坝引起了激烈的工程建设方与一些遗产保护工作者激烈争论。
7月4日凌晨,南京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时隔20多天,作为明孝陵一部分的下马坊三组石刻却面临为公路让道要搬家的命运。
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8千多平方米的面积正建在太平天国忠王府(原拙政园西花园)地盘上,贝先生的封刀之作将不可避免地使其遭到破坏。
|
|